▲WHO 把「倦怠」列為疾病!HR如何發現員工是否患有「職業倦怠」呢?圖片來源:freepik,CC Licensed。
文/徐子捷
最近工作時是否讓你感到特別疲憊呢?又或是說你是否患上「職業倦怠症」了呢?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 2019 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上首度把「工作倦怠(Burnout)」納入「國際疾病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並會從明年(2022)一月起生效,包含多項其他新增內容,包括把「強迫性性行為」歸類為心理障礙。
其實,工作倦怠(職業倦怠)的現象已經被廣泛討論長達 40 年了,而這兩年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更被企業視為招募、留才的關鍵指標。據《Reuters》報導,美國光是 9 月份就多達 440 萬人離職,創下新高,而職業倦怠就是造成大離職潮的主因之一;根據台灣的訪問調查,有高達 94% 受訪者表示自己有過職業倦怠。
HR或是主管要如何發現員工是否患有「職業倦怠」呢?
根據 WHO 的報告指出,患有職業倦怠的員工會出現以下 3 大症狀:
- 感覺精力耗竭、筋疲力盡
- 跟工作產生抽離,或對其感到消極、憤世嫉俗
- 專業效能減低
此外,美國商業雜誌《Fortune》整理出了5大指標,可以作為參考指標:
1.工作與其他興趣開始脫節
在遠距辦公盛行的狀況下,你是否也被無止盡的視訊會議給淹沒了?
若你通常是一個對工作充滿熱情的人,近期卻出現消極、甚至想要離職的念頭,亦或是開始對工作以外的活動失去興趣時,那麼你有很大的機率患上了職業倦怠症。
2.除了工作,你沒有精力做其他事情
每個人除了工作,還有生活。
你可能會每天做早晨瑜珈、慢跑或是與愛人享用一頓晚餐等,但當你開始對這些日常失去興趣與動力時,代表你的生活已經被工作給淹沒了,身心出現不平衡的現象
3.變得憤世嫉俗和絕望
在不斷工作的過程中,你很可能出現絕望的情形,覺得沒有任何機會改變工作的現況,無論是你的同事、老闆、或是工作量的調整等。有一個觀察可以注意,當你與同事、朋友或家人相處時,如果容易變得沒有耐心、脾氣暴躁,那就代表你該停下來休息了!
4.開始出現腦霧(brain fog)
腦霧其實不是一種病,它是受到情緒、睡眠、腸道、慢性疼痛等影響所產生的警訊,這種因慢性壓力而產生的症狀,與倦怠相關。當你發現自己近期時常犯錯、忘記帶鑰匙、剛講過的話轉頭就忘、錯過約會或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回復同事或客戶等時,那麼有很大的機率是出現腦霧的狀況。
5.無時無刻都感到疲憊
慢性壓力會導致精疲力竭,對某些人來說,會感到身心俱疲,無法繼續。如果你發現自己在一天結束時感到身體疲憊,且每週發生 2 到 3 次或更多次,那就是危險信號。
當員工面臨職業倦怠時,企業可以這麼做
《Healthy Gamer》的聯合創始人、精神病學家 Alok Kanojia 博士說:「職業倦怠不是工作太多,而是工作效率低下。」Kanojia 博士表示,職業倦怠雖然不被認為是一種精神疾病,但確實是種對精神健康挑戰。
因此為了降低員工的倦怠感,許多企業開始提供非傳統的心理健康福利和津貼,從提供免費的冥想工作到壓力管理課程,或是提供免費的心理治療師諮詢計劃。此外,先前在冰島實驗的「一週工作4天」的計畫陸續在各國實施外,而位在華爾街的高盛也在近期推出多項新福利,包括直系親屬帶薪喪假、資深員工享6週無薪休假等,目的不只「吸引」人才,更是要「留住」人才。
另外,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也在日前宣布,明年起週末時間改為星期六和星期日,每週工作日將縮短為 4 天半,星期五工時於中午12 時結束,成為全球全球首例!阿聯此舉除了要強化經濟競爭力,更希望能增進勞工在生活與工作上的平衡。
在《CNBC》報導中提到,如果員工知道企業願意重視自己的身心健康,他們會更願意投入在工作上。報導中舉例,現任奧美 (Ogilvy) 的北美首席人事官──James Nicholas Kinney 在工作初期常處於焦慮和抑鬱當中,當時公司的HR主管告訴他如果不舒服,就回家休息一下;這段經歷讓他感受到公司對他的包容。
James Nicholas Kinney 提到,為了確保員工了解企業對健康的承諾遠超過福利和津貼,他會在新員工上班的第一天告訴他們:「你的心理健康是我們(企業)成長的一部分。」Kinney 提醒,別讓心理健康變成短時間的議題,而是要變成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職業倦怠除了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也深深影響企業運作,人力資源和福利專家──Jennifer Benz 表示:「職業倦怠絕對是導致辭職的原因之一,而且更換員工的成本很高。」想在疫情後讓企業更具有競爭力,從現在開始提升對員工身心健康的關注度,儼然已成為必備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