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 近期則針對了四種面試形式,提出企業應該說「不」的看法。(圖片來源:freepik,CC Licensed。)
文/胡珈瑋
轉職潮的人資們此時不只得面對公司內部人員的出走,同時也是面試新人才的招募關鍵時刻,不過談到招募,就得提到「面試」了,要確認前來應徵的人才究竟是否與公司相符,面試是不能少的重中之重!
近年因為疫情緣故,許多公司改採線上模式,但其實與求職者面試的形式有很多種,排除線上、甚至是電訪的模式,回到比較傳統的常見狀況,除了與求職者一對一,還有像是團體、壓力型就業博覽會……等等不同的面試形式,而Linkedin 近期則針對了四種面試形式,提出企業應該說「不」的看法。
Linkedin 表示,他們所見到的企業面試有很多種,有的方式很好、有的方式沒有錯誤卻沒有幫助,而還有一些面試具有「破壞性」,而他們歸納出了令人感到擔憂的以下四種面試方式,一起來看看這些方法你是否也有使用到。
小組面試
在面對多個具有潛力的求職者,小組面試對於企業來說是個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方法,並且還可以讓多個面試官聚集一起,更省去不少面試流程的時間,不過對公司來說,小組面試固然有著難以抵抗的魅力,但仍有需要謹慎思考的地方。
Linkedin 認為小組面試中,有些求職者善於推銷自己,相對於其他屬於內向的人來說小組面試的表現顯得較為不利,若是個性較為內向、但其實才是真正符合公司人才的求職者,很可能會造成企業的損失,甚至還會因為面試模式的關係,進而影響到雇主品牌也說不定。
以及 Linkedin 還有提到一個重點,即是這可能造成公司成本增加!由於有這麽多人參與,公司每小時以小組成員工資和時間的形式將會在無形中耗費掉許多金錢與時間、人力上的成本。
Glassdoor 則表示,小組面試的人數較多、容易分散注意力,由於面試官直接與求職者互動的時間較少,其實也與一對一面試所給的印象與感受都有不同的結果!另外 Linkedin 也提到,小組面試是公司根據直覺,而非事實做出招聘決定的自然結果。
壓力型面試
根據 hrmonline 的看法,壓力面試確實有助於評估求職者在特定情況下的行為,但使用這種面試方式會給面試官和組織本身帶來不好的印象!
有些面試官認為,在面試中刻意給求職者施加壓力是個好主意,因為透過這種方法可以準確模擬現實世界的工作壓力,進而看到求職者底下真實的一面。不過真正的狀況並非如此,壓力型面試其實並不可靠。
Linkedin 表示,儘管在面對真實的壓力,大多數人其實能在短暫、設計好的互動中調適自己,但更重要的是,壓力型面試對候求職者來說體驗極為不利,因為這很可能導致求職者將你的機會與消極的情緒狀態聯繫。
腦筋急轉彎
一直以來相信讀者們多少都聽過某些企業喜歡出腦筋急轉彎給求職者們,希望可以透過這些謎題來看到前來面試的人才是否與自己公司相匹配,不過對於企業來說或許這是個有趣且能看出人才的辦法,但對於求職者來說真的是這樣嗎?
Linkedin 點出腦筋急轉彎的問題,除非可以確保這種腦筋急轉彎可以讓求職者之後在工作上處理實際需要面臨到的狀況,否則事實上這些謎題其實並不能預測工作成功與否!
而站在求職者的角度上,或許更希望公司可以針對自己的經歷有更深度的交流,甚至對於某些人來說,面對腦筋急轉彎的問題很有可能讓人無法理解、甚至感到「浪費時間」。
面試前的作業
最後,透過一些「作業」讓面試官可以先知道求職者是否為合適的人選,也是許多公司會採用的方法之一。但對於這種事前宣布需要完成的作業,其實以現在來說,求職者在看到當下反而會有很多顧慮!
不只是還在職的人難以抽出多餘的時間完成這些功課,還有不少人都曾有過在面試時被要求須先繳交與該職位相關所需的技能,而此時許多人都表示,自己為面試公司所做的作業在回傳過去後便無聲無息,甚至還直接被公司拿來利用,這種案例層出不窮,尤其在從事設計、行銷相關行業的人員更是如此!
以上就是的四種較有爭議的面試辦法,如果你的公司也同樣正在進行這種面試,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如果今天自己是求職者,在面對上述的情形時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也歡迎留下自己對面試的方法讓多人資夥伴能從中獲取不一樣的看法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