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些問題會帶給求職者過多的壓力,甚至還會因此錯失真正的人才嗎?(圖片來源:freepik,CC Licensed。)
文/胡珈瑋
招募合適的人才進入公司,是許多人資身兼的重要職務之一,思考要問什麼樣的問題以評估究竟與公司尋找的人才符不符合,準備好面試題目更是顯示自身專業度的表現,但你知道有些問題卻會帶給求職者過多的壓力,在某些情況下還會因此而錯失真正適合企業的人才嗎?
其實先前我們有在專區當中和大家談到:6大「招募技巧」讓企業面試更加友善的方法,而現在 Linkedin 認為,面試當中雖然有五個問題被列入標準問題,但其實在無形中仍會造成求職者的不安,或許這些問題是可以考慮捨棄、又或者是能換個角度來思考。
面試問題1:我們會有一個測驗
即使是面試中常見的問題,在被詢問當下仍會感到壓力上升!根據國外企業 Reboot 的調查發現,在求職者面試中被問到某些特定的題目時,每分鐘的心跳次數會因此而翻倍,像是在聽到有「測驗」的時候,將近有93%的人心跳率從每分鐘的80次來到154次。
測驗雖然是一個可以較公正、客觀的方式測量眼前的人才是否為合適人選,但在當下情境被臨時告知仍會為求職者帶來顯而易見的壓力,對此 Linkedin 表示,若公司會給予求職者測驗,不妨能事先告知何時會開始做這項測驗(面試前或面試後開始),不只可以有事先準備,也能避免因為不知道何時才開始測試而整場談話中都在思考。
面試問題2:你期望的薪資範圍是什麼?
說到薪資,這是面試當中不能不問,但也是許多人害怕面對的問題!而有關薪資範圍的問題則會讓60%的人心率上升。不少人資會直接詢問求職者在前份工作的工資是多少,甚至會直接要求給予「薪資證明」(也是很多網友會不定期發問的問題),雖然說薪資範圍必問之一,但就算真的問了也不保證能真正解決痛點,因為求職者的答覆多半會將數目調整在前一份工作之上,因此並非一定就能解決薪酬問題。
不過在國外,如美國加州、華盛頓州等地方已在今年初開始實施薪資透明法,較沒有被詢問到薪資範圍時的疑慮。Linkedin 提到,有的公司其實不會詢問薪資問題,而是主動提供,並分享透明的薪資範圍,讓求職者可以知道自己的期望會落在何處。
面試問題3:你知道我們在做什麼嗎?
在一般的情況下,前來面試的求職者多少都會事先研究公司,但當被問到「你知道我們這裡在做什麼嗎?」的問題,還是有63%的人心跳率上升,不過都已經有備而來了,為什麼還是有過半的人會緊張?Linkedin 指出,因為這個問題的本身可被被認為有點居高臨下的意味,甚至帶著點威脅性。
想要讓求職者減少這個問題直接帶來的觀感,其實是可以換個角度做切入.比如「是什麼動機讓你會想來到我們公司?」或「我們的哪一個理念讓你產生共鳴?」透過這些小小的調整,不僅可以衡量求職者對公司工作與目標的理解程度,還可以了解他們的熱情與興趣所在。
面試問題4:前任老闆是怎麼樣看你的?
從前任老闆的問題出發,其實是了解求職者在先前工作關係上的方式之一,但圍繞在這個問題而讓求職者產生焦慮的原因點,來自於他們會猜測面試官可能有聯繫先前的老東家進行背景調查,進而思考自己回答的問題是否會和新公司調查過後得到的答案有出入。
但與先前的問題有異曲同工之妙,透過另一個角度卻相似的問題來發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面試問題5:為什麽想要離開現在的工作?
一個人找工作有無數的理由,可能是因為經濟環境改變被裁員,到職業方向的改變,甚至是因為工作場所糟糕的文化。在面對離職原因,求職者的回答也會變得較為小心,深怕會因為回答錯誤而遭致淘汰。
不過離職的原因其實對面是者來說幾乎可以算是必問問題選項,因為許多公司可以透過離職的原因獲得更多資訊,像是可以從中知道求職者是否符合現在公司目前的團隊模式與角色定位,在思考他們想要什麽的時候,求職者也會透過從前的經驗,讓新公司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們從哪里來,以及他們希望去哪裡。
除了以上五個問題是面試時可以考慮捨棄,或是事前告知、換方向提問外,最後是想要讓面試可以更加順利且具成效、消除不必要的壓力,與找到真正需要的人才的話,最好的面試就是以「談話」的方式呈現,而非「審訊」。
為了找到更多可以改進面試過程的地方,Linkedin 表示,不妨可以從每一個通過面試的求職者蒐集回饋,在匿名的方式下蒐集調查問卷,進而得到改善面試的方式,不只是可以讓求職者的體驗得到更好的提升,在尋找人才的成功率上也會有所幫助!
想知道更多好文請看:
◆ 找不到「好人才」是有原因的!一窺HR、招募主管常犯的7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