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正式啟動「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圖/123RF)
家中若有突發狀況需要照顧長輩,該怎麼辦?勞動部正式啟動「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目前全國北、中、南、東四地共有6家公益團體提供相關服務。服務可透過官方網站線上預約(https://mcs.wda.gov.tw/),全額自費,讓有需求的家庭能隨時申請支援。此計畫旨在提供彈性、多元的照顧服務,幫助勞動者能繼續安心工作,無需因照顧家人而辭去職位。
為回應民眾「臨短急」服務需求,包括長輩「臨」時有狀況卻找不到生活協助人力、外籍家庭看護空窗期請假返國「短」期需要人力、家人手術或病後需要「急」性後期生活協助等,勞動部已核定6家成立5年以上具有照顧服務專業的公益團體,聘用本國及外籍陪伴服務工作者。服務對象以家庭內有臨時、短期、緊急照顧需求的病患為主,如:罹患癌症、遭遇車禍或意外事故、重大傷病等,於手術後就醫或出院返家需要生活協助卻未達失能者,提供全日、半日與部分時數等自費就醫陪伴或陪伴照顧服務。
如民眾家中已聘有家庭看護移工、被看護者屬長照等級第2級至第8級者,有臨時、短期、緊急照顧需要,可優先使用有政府補助的「擴大外籍看護工家庭使用喘息服務」或「聘僱外籍看護工家庭短期替代照顧服務」計畫,二者合計每年最高可達52天。若擴大喘息及短期照顧52天補助時數已用滿,仍有臨時、短期、緊急照顧需要,也可自費使用本計畫服務。
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說明圖。(圖/勞動力發展署提供)
勞動部說明,民眾可至本計畫官網提出申請自費服務,後續將由試辦單位於1日內與民眾聯繫。民眾如不會使用電腦或手機,亦可撥打1955免付費專線協助申請服務,由專線人員協助民眾登記基本資料及選定試辦單位後,試辦單位會電話聯繫及安排服務。
勞動部進一步解釋,推動多元陪伴照顧的政策目的之一,是讓有照顧專業及聘僱管理移工能力的公益團體成為雇主,負責僱用及訓練本國及外籍陪伴服務員,以一對多的照顧模式,幫助有緊急照顧需要的家庭,或出院有臨時短期服務需求者,可快速找到幫手,依自身需要安排時間及服務內容。
勞動部補充,目前6家公益團體係由勞動部組成評選小組就申請單位組織公益性、績優事蹟、服務內容及費用標準、服務品質確保機制及外國籍陪伴照顧服務工作者聘僱管理、訓練及後援規劃等項目進行綜合評選核定,包括服務雙北市的「中華民國紅心字會」,服務臺中地區的「私立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及「臺中市私立童庭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服務南投、彰化、臺中的「南投縣新媳婦關懷協會」,臺南、高雄、屏東的「台灣萬人社福協會」,服務宜蘭、花蓮、臺東的「花蓮縣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
1111人力銀行執行長鄧依芬表示,這項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的推出,不僅幫助家庭應對突發的照顧需求,還能有效減輕勞動者因照顧責任所帶來的職場壓力,進而提升勞動市場的參與率。該政策為家庭照顧者提供了更多彈性和實用的選擇,使他們能夠繼續留在工作崗位,無需擔心家中長輩或病患的照顧問題,對社會福利和家庭經濟穩定具有積極意義。此外,對於那些因照顧長輩而無法從事全職工作的家庭,1111平台也有提供多元彈性工時的職缺,讓有需求的朋友能選擇適合的工作時間,並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相關資源,實現照顧長輩與工作的雙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