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提出《職業安全衛生法》修正草案,進一步強化職場安全保障。(圖/123RF)
打造安全健康的勞動環境,是我國邁向永續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近年來,我國職業災害案件已有逐步下降趨勢。為因應國際職安趨勢與國內產業變化,勞動部提出《職業安全衛生法》修正草案,進一步強化職場安全保障。此次修法重點包括:加強源頭防災機制、完善承攬作業管理、增列職場霸凌防治規範,以及調升罰鍰上限,以提升法制效能。該修正草案目前已送交行政院審查,期能透過法制更新,有效降低職災風險、營造更友善的就業環境。
勞動部表示,分析我國職業災害發生原因,營造工程職災占比最高,而工程業主獲取最大利潤,投資工安成本卻過低,且其中層層轉包交付承攬,責任不明,風險由下包廠商及勞工承擔,故本次修法重點從源頭要求一定規模以上之工程業主於交付規劃、設計及施工時,應先分析潛在危害,採取預防作為及編列安衛費用,如果業主將工程分別交付不同專業廠商施作,須指定其中一廠商負統合管理責任,而各級承攬人均應配合辦理承攬管理防災措施。
而因應近來社會關注職場霸凌議題,經參考各國法制並綜合各界多數專家及團體代表意見,於本次修法特別增訂職場霸凌防治專章,除明確職場霸凌定義、要求事業單位訂定防治措施,當雇主知悉勞工遭受職場霸凌時,則須立即採取有效適當措施外,並規範明確之通報、內外部申訴、調查、協調、申復處理及申訴人保護等規定,並與考試院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就政府機關公務人員部分調和相關程序規範,確保每一位工作者都能有所保障。
另外,參考消防法及工廠管理輔導法等法律,提高罰鍰上限額度,且經裁罰者均應公布單位名稱、負責人姓名、罰鍰金額、職業災害發生日期、地點及罹災人數,以強化公眾監督,督促事業單位落實職場防災責任。
勞動部表示,本次修正為勞工安全衛生法自102年7月3日更改名為職業安全衛生法後,最大幅度之調整,呼籲企業應重視且落實各項安全衛生預防工作,進而在建構優質勞動力的條件下,促進企業永續發展。
1111人力銀行策略長劉政宏表示,隨著勞工權益意識不斷提升,以及企業社會責任日益受到重視,職場的安全保障與心理健康已成為吸引與留住優秀人才的關鍵要素。此次《職業安全衛生法》修法草案不僅強化對物理性職災的預防,也納入對職場霸凌的制度性防治,展現政府推動全方位職場安全的決心。呼籲企業應主動配合修法方向,持續優化職場制度與管理文化,不僅有助於建立良好的雇主品牌,也能提升組織競爭力,為企業永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更多勞動法規與人力資源資訊,歡迎上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官網查詢(https://www.h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