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監事吳承恩。(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由於護理人力短缺,台灣的急診室已經出現壅塞現象,這不僅對醫療服務造成極大壓力,也影響了國家安全。為解決此一難題,1111人力銀行與立委陳昭姿、立委陳菁徽於3月18日(五)共同舉辦「急診室擁塞引發民怨—護理師缺工問題與解方」公聽會,邀請多方專家與官員討論並尋求可行的解決方案。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監事吳承恩表示,自己本身也是急診護理師,針對當前急診室的現況與醫療危機,提出將三班護病比入法、監督運用護理費等幾項建議。
吳承恩表示,作為急診護理師,也曾參與討論如何設置急診科的護病比。他指出,關於急診護病比的設定,醫院內部已討論了很長一段時間。他認為,目前的法規對護病比的規定不夠明確,衛福部應該統一標準,並積極討論如何合理設置護病比。
吳承恩進一步指出,急診壅塞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急診病人無法順利轉出,且醫療人力嚴重不足。作為急診護理師,他提到一個例子,主動脈剝離的病患,因沒有病房,最後只能轉院到台中。他強調,希望這類情況不再發生,應該積極解決急診人力不足及病床資源不足的問題。
吳承恩提到,關於「醫療分級」問題,現在無論大小病情,民眾往往都會選擇到大醫院就診。他指出,根據相關文獻,民眾之所以選擇大醫院,是因為便利性和就診的可及性。民眾對於醫療制度的理解和適應需要時間。吳承恩強調,是否能夠整合並徹底實施醫療分級制度,將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之一,這不僅有助於提升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也能有效減輕大醫院的負擔。
吳承恩指出,自己入職已有4至5年,但從未領過護理費,對於這筆經費的去向感到疑惑。他強調,應該將護理費專款專用,確保這筆經費能夠真正發放到臨床工作的護理師手中。他還提出,應該清楚說明護理費的百分比分配,並呼籲衛福部對護理費的運用進行監督,確保經費能夠真正用於改善護理人員的待遇和工作環境。
總而言之,吳承恩強調,解決急診問題的關鍵在於提高薪資、監督運用護理費來提升護理人員待遇、將三班護病比納入法律規範,並落實醫療分級制度。他呼籲各方儘量共同研議,討論並解決這些迫切的問題。